青海祁连山再次出现环境破坏事件,为什么还有人顶风作案?
祁连山位于我国青海省与甘肃省的交界处,由多条平行山脉共同组成,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向,绵延长度约800多公里,宽度在300公里左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祁连山脉内部和周边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冰川、雪山、草地、森林和湿地资源,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从地理位置来看,祁连山正好介于黄河和内陆型河流的分界处,是我国西北地区外流和内流河的天然分界线,其北、南两侧分别是明显的断裂带,地势逐渐平缓最终与两侧的平原地貌相接。然后再向外拓展,则三面分别被沙漠所包围,其中,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南面是柴达木荒漠、北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如果没有祁连山,则内蒙和柴达木荒落、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连在一起。
所以,祁连山像是一把插入到我国北部和西部沙漠地区的一把“利剑”,把大规模的干旱沙漠区阻挡开来,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气候相对湿润区。之所以祁连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其众多高大的山体,一定程度上截住了空气中的水汽,使得这里的高蒸发量带走的地表水资源,基本上没有随着大气环流而飘散到其它区域,绝大部分都以积雪和冰川的形式,留在了高山的顶部。
据初步统计,祁连山脉内部拥有冰川数量在2000条以上,虽然规模都不是很大,但是数量众多,随着冰川融水,发育有众多内流型河流,在山脉的北麓、西部和南部形成了一个个难得的绿洲,据此造就了这一部分干旱地区大量的农田、草场和湿地资源,即满足了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外向型发展,自古以来的“河西走廊”的辉煌就是一个明显的印证。
所以说,如果没有祁连山,我国北部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变得越来发挥恶劣,沙漠的扩张速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快,也就没有如今的诸多西北重要城镇,就连青海湖、哈拉湖、黑河、石羊、疏勒河等规模较大的河湖也将失去存在的条件,祁连山的重要地位和强大的生态价值显而易见。因此,我国近几十年来将加强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设立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260万公顷,以蓑羽鹤、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重点保护对象。
与此同时,祁连山区域拥有着煤炭、铜、铅、锌、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越来越剧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违规开发开采矿产资源。木里煤矿等多处大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是不可持续性的掠夺式、“开膛破肚”式的开发模式,不仅使表土剥离数量大、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且还造成了地面沉陷、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
二是污染物偷排偷放问题严重。一些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生产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漠视法律法规,没有在加强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上下功夫,而是将开采或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直排或者偷排,严重的直接将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就近倾倒在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
三是在一些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盲目进行旅游和开发。比如在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建设了许多小型的水电站和散乱小旅游设施,造成了这些河流生态基流的不稳定,同时也引起了水域水质的下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早在2100多年前,匈奴人就说过这样的话:“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可见祁连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态价值的无比重要性。2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万万不可让祁连山成为又一个“楼兰”,我们要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找到实现二者共赢的契合点,绝对不能再走“先污染、先破坏,后治理、后修复”的老路,因为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其治理和修复的成本,要远大于我们从中获取的“蝇营小利”,同时还会造成长时间内都难以弥补的自然伤害,更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社会各界和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持久战和攻坚战之中,任何违法违观、恶意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必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