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又名胭脂果、羊球、棠楂子、鼠渣等,属蔷薇科落叶或小乔木植物的野山楂的果实。我们的祖先对于山楂的认识较早,早在梁代陶宏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就有所记载。唐代柳宗元写有“伦父馈酸楂”的诗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将山楂去皮、核、捣和糖、蜜,作为楂糕。”近代著名人士张绍堂赋诗云:“红如珠染透如晶,色似珊瑚质更莹。金桂飘香果酸酽,味回津液满颊生。”
中医认为,山楂性微温,味甘酸,有消食活血养生、健脾开胃、消化饮食、活血通脉、解酒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山楂能:“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山楂能:“健胃,通气。治妇女产后枕痛,恶露不尽,可煎水加砂糖服,即见效。”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山楂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强心、抑菌防癌抗癌等作用,常食之对身体有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山楂不可与人参同食,也不可多食贪食,易耗气、损齿,有身虚体弱、脾胃虚弱者少食之,空腹不宜过多食用,否则易引发胃结石,损伤身体健康。
山楂味道酸甜可口,除生食外还可以烹制入菜,做成美味可口的佳肴。山楂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既可拔丝、炸、溜,可做甜羹糕点,还可以作为配料或点缀之用,且菜品众多,现摘录如下三款:
拔丝山楂果
原料:上好鲜山楂果450 g,白糖150 g,淀粉30 g,面粉70 g,鸡蛋1个,熟芝麻10 g,色拉油1 500 g(实耗150 g)。
制作:
①将鲜山楂洗干净,一切两半,挖净籽瓤;淀粉、面粉加清水和鸡蛋调成糊待用。
②炒锅上火入油烧至五成热,将山楂拍上干淀粉并拖匀蛋糊,入锅中炸至呈金黄色捞出。
③锅中留底油少许,加白糖不断搅动,熬至糖起花呈浅黄色能拔出丝时,倒入炸好的山楂,撒上熟芝麻翻裹均匀,装入事先抹上油的盘中,带凉开水上桌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丝细且长。
山楂烧仔鸡
原料:精选山楂果250 g,嫩仔鸡750 g,鸡蛋清10 g,料酒15 g,精盐3 g,白糖1.5 g,酱油20 g,味精1.5 g,湿淀粉10 g,鸡汤25 g,麻油5 g,猪油1 000 g(实耗250 g)。
制作:
①把仔鸡宰杀后去净毛,从脊背处剖开去除内脏洗净,剔去鸡骨,用刀背把鸡肉捶松后剁成5 cm见方的块,用料酒,精盐腌一下,再用蛋清和湿淀粉拌匀。
②山楂去核洗净待用。
③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拌好的鸡块滑熟,捞出沥油。
④将锅上火,放入少许油,用姜片、葱段烹香锅,加入山楂,烹入料酒、酱油,放入精盐、白糖,用湿淀粉勾芡,随即倒入鸡块,淋入麻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鲜香滑嫩,酱香微酸甜。
山楂基围虾
原料:基围虾250 g,山楂150 g,泰国鸡辣酱50 g,味椒盐10 g,白糖15 g,白醋10 g,红油5 g,青椒、红椒、葱姜汁、淀粉、高汤各适量。
制作:
①将基围虾剪去须、腿洗净,放入碗内,加姜葱汁、料酒、精盐腌渍片刻,拍干淀粉。
②山楂去核,洗净,用温油滑下;青、红椒切粒待用。
③炒锅上火,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下基围虾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沥油。
④原锅上火,入高汤、鸡酱、味椒盐、白糖、红油、白醋、青红椒粒等烧沸调味,下基围虾和山楂,勾芡翻锅,淋明油出锅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红亮,酸甜微辣,异国风味浓郁。
普通山楂
都说望梅止渴。所谓北方人,其实我对梅子还真没那么强的概念,倒是山楂,于我来说真的是望一眼就立马生津添力。
别的不敢说,我认为至少北京人对山楂是有着很深的情结的,情结来源不明,总之,小时候为了能吃上一口山楂罐头,装病成为了得到美食的标准途径。此外,一入冬,穿街走巷卖糖葫芦的单车大爷就成为了最可爱的人。春节逛庙会至少有一半的动力是可以吃到超大串的冰糖葫芦。稻香村的炒红果,也是不可或缺的奢侈品。
还有同仁堂的山楂丸,虽说是药,但我们一群小伙伴真的把那个当做宝,得一丸儿者就如同得了天下。
就算现在,我家的零食柜里永远都会给果丹皮留有一席之地,嘴里没味了,不想吃东西了,一支果丹皮足以解食忧。
说了这么多,上述美味的源头,就是山楂了,老北京人也习惯叫山里红。
山楂一般分三四个品种,区分标准一是大小,而是酸甜度,这方面我并不太在行,其实对于吃的人,简单知道了解一下就行。
我想着重说一下其中的一个品种,温饽,这个老北京人熟知的吃食目前真就不多了。温饽你可以理解为炒红果,但和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炒红果还是略有区别的。
市场上售卖的炒红果就是普通山楂,个头略大的那种,而温饽的要求我理解是所谓的野山楂,果实虽酸,但甜度要强很多。正经的温饽做出来是有“汤汁”的,而普通山楂做出了的基本上汤汁无存。
温饽儿
说了这么多,关键的问题还未解答,但上面这么多真的不是扯闲篇儿,我觉得多交流一些,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正题:山楂既不属寒性也不属热性。应该说它是相对中性偏温的食物。消食能手。
记住一点,山楂但没有“补”的功效,所以脾胃虚弱者少食。从护牙的角度考虑,食用后有条件的要刷一下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