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人为什么老说徽州话呢婺源人为什么老说徽州人

婺源为什么都是徽派建筑

因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徽派建筑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婺源都是徽派建筑。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江西婺源徽派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江西省的婺源是中国景色最宜人的乡村,这里每年盛开的油菜花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也吸引着各个摄影师和艺术家前来。与此同时,婺源不但拥有着大规模美丽的油菜花田,也有着很多历史文化悠久的徽派建筑给这里添色不少。其实,婺源位于安徽和江西、浙江的交汇处,古代隶属于徽州,所以这里的建筑风格都不是江西特色,而是安徽特色的。

一、人杰地灵婺源不但自然景色优美,而且还孕育了很多优秀的人,著名的武侠小说金庸、理学家朱熹都来自这里。由此可见,婺源真是一个书香气浓重的好地方。细看婺源所处的地理位置,无论是自身还是毗邻,都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里的徽派建筑也是远近闻名,无论是电影及电视剧都在这里取景,古色古香的城墙砖瓦以及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海,都成为了我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二、属于江西省管辖那么,这样美丽的婺源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划分给了江西省,隶属于江西省管辖。但是,历史上的婺源的归属地可是一波三折。在唐宋时期,婺源属于徽州,后在民国时期改为了江西省管辖。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徽派建筑,其实是历史在婺源留下的痕迹。更值得一提的是,婺源还诞生了许许多多远近闻名的徽商。

综上我们知道,婺源不仅景美、人美,同时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也是十分厚重的,很多人来到婺源的时候,只知道看大片的油菜花,很少有人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婺源,去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婺源。希望未来想要去婺源的旅行者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无论是徽派建筑还是花海,都能够享受其中。

婺源为什么会有徽派建筑

  婺源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原属歙州、徽州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之一。1912年直属安徽省,1934年划归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又划归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包括在这 徽州人家

  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随着移民涌入和自然增长,当地人口在唐末至北宋的两百多年间大量增加,山多田少的徽州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南宋之后,徽州人逐渐外出经商,并逐渐发展成著名商帮——徽商。徽商将经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作为继续经营的资本,另一部分带回徽州,用来购田地、建造房屋,注重教育,培养子弟读书做官。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各种文化要素较之其他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徽文化走向了繁荣和辉煌。徽州有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直观的标本,不仅是旅游和经济资源,而且也能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徽文化正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一府六县为核心,借助徽商的经济实力,并以商业移民的方式扩展、辐射到其他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 而婺源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商贸联系都成了古徽州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 婺源的经济作物中历来以茶叶为主,所生产的绿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旧有“祁红婺绿”之称。祁红,是指祁门及周边地区所产的红茶,婺绿则是婺源的绿茶,而祁门婺源都属古徽州管辖。 婺源产砚台,名曰龙尾砚;实际上,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是歙砚,其原料就产在婺源的龙尾山,和婺源的龙尾砚同出一辙,而歙砚的产地歙县是古徽州及其前身歙州的历代州治府治所在。 婺源的徽商和徽州其他各县的徽商一样,也都是新安商人的组成部分。

  人文环境

  徽剧、傩舞为地方剧种[1]。第二次海内革命战役时期是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之一。鄣山有皖浙赣省委旧址。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南宋学者朱熹,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著名人物的祖籍均在婺源。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婺源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节;与人交往,诚信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对长辈按辈份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邻里之间,有带小孩名称呼某家爸、某家*的。本县民间,向来聚族而居。族人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称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子自幼教会称呼。 旧时,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来客要请坐、奉茶、敬烟。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满,而酒是要斟满的,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乡间待客更为热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挟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有空来嬉”。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以上就是关于江西婺源徽派文化,婺源为什么都是徽派建筑的全部内容,以及婺源为什么都是徽派建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网站的所有内容均属于原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所有,严禁复制或搬运。部分文章、图片等可能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展示。如涉及侵犯到你的权益,请留言,立删

(0)
上一篇 2024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